斑鸠菊注射液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6/4344158.html日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而感染人群中20%~50%为糖尿病患者。关爱糖尿病患者,远离新冠病毒成为内分泌领域医生们最为关心的事。为此,医院纪立农教授在内的全球20位顶级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成立了国际专家组,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糖尿病管理贡献集体智慧。文章强调,糖尿病患者应加强代谢管理,这是重要的新冠病毒一级预防手段。(The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4月23日在线版)
特殊人群特殊策略
糖尿病患者中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接受过胰岛、胰腺或肾脏移植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2型糖尿病(T2DM)伴脂肪肝患者以及T2DM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者需采取特殊的诊疗策略。T1DM患者HbA1c升高会损害免疫功能,更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监测及支持治疗以减少代谢失代偿,如酮症酸中毒(DKA)发生的风险,特别是正在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根据专家组的经验,COVID-19阳性的T1DM患者中严重DKA患病率增加,可能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有关。文章强调,必须让T1DM患者警惕此种危害,进行典型症状、尿或血酮体家庭自我监测、急性行为指导、早期寻求专业医学建议及生病期间管理规则等方面的再教育。接受过胰岛、胰腺或肾脏移植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明显增高,加上病毒对T1DM患者胰腺功能的潜在影响仍不清楚,应加强对胰岛或胰腺移植后的患者胰岛素重新依赖需求的监测。T2DM伴脂肪肝患者发生炎症风暴的机率更高,易发展成重症。因此,密切观察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如铁蛋白增加、血小板计数减少、高敏C反应蛋白或红细胞沉降率)有利于及早发现高度炎症反应。对于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体质指数(BMI)是决定肺容量、机械通气期间氧合(尤其仰卧位时)的重要因素。因此,肥胖糖尿病患者发生机械通气失败和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有关年轻肥胖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经验也支持这一观点。肥胖或糖尿病患者存在以慢性低度炎症、促炎性瘦素水平高、抗炎性脂联素水平低为特征的先天及适应性免疫应答改变,也将增加易感性及降低抗病力。另外,肥胖者往往缺乏体力活动,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从而削弱机体对微生物制剂的免疫反应,包括巨噬细胞激活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导致免疫应答失调,产生更多并发症。支持线上诊疗推迟代谢手术
文章对已感染及未感染新冠肺炎的糖尿病患者都提供了建议。对已感染新冠病毒合并1糖尿病以及存在代谢疾病风险者,应严格监测血糖、电解质、PH值血酮或β-羟丁酸,对于重症患者,必须积极早期开展静脉胰岛素治疗,减少因胰岛素皮下吸收导致的胰岛素变异,以及可以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对于未确诊新冠肺炎的门诊患者,应尽量避免中断原有治疗,如条件允许,可优化当前治疗方案。文章还强调,尽量利用线上诊疗方式,以远离人群聚集,避免感染(图1)。图1COVID-19患者代谢筛查及T1DM和T2DM管理流程图文章还强调,应该建议推迟择期代谢手术。第一,与未行代谢手术治疗者相比,接受代谢手术治疗的T2DM患者能否仅仅因为血糖控制较好而避免新冠病毒导致的不良结局尚不清楚;第二,代谢手术可能会导致包括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素吸收减少,营养缺乏影响着人体的免疫及应激反应。第三,在腹腔镜操作中使用气腹和止血仪器可能导致病毒气溶胶化,从而增加病毒向患者和医务人员传播的风险。调脂降压阻击代谢综合征
所谓“三高”,主要指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很多T2DM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因此,应调脂降压,多方出招阻击代谢综合征。肯定ACEI及ARB在内的降压治疗方案。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可增加ACE2表达,从而加速病毒进入细胞过程。但是由于SARS-CoV-2可能会损害具有保护性的ACE2/Mas受体途径并增加对机体有害的血管紧张素2的活性。因此,应用ACEI及ARB可能对感染后的严重肺损伤有保护作用,文中强烈建议继续采用ACEI和ARB治疗。不能停用他汀,因其能带来长期获益。他汀类药物已被证明可恢复高血脂所致的ACE2减少,以及因此带来的多效抗炎作用。尽管ACE2表达变化被认为与新冠病毒感染及死亡率相关,但不能停用他汀,因其能带来长期获益。文章指出,停用他汀后IL-6和IL-1的反弹性增高还可能打破平衡、诱发炎症风暴。鉴于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专家组推荐所有新冠病毒患者要控制血脂水平。此外,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否会导致长期代谢改变,仍需进一步观察,对于重症新冠肺炎幸存者,需密切监测心血管代谢情况。文章提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