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威海警方在线威海警方在线
为有效推动全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深入开展,在全警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聆听榜样故事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活动,特推出“身边的先锋榜样”系列专题报道,邀请大家一起聆听榜样的故事。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
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
砥砺前行。
在我们的身边,
就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时刻焕发着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政治品格,
弘扬着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戚恩雨
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党委委员、一级高级警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多年来他始终感恩党和人民的温暖与关怀;从警22年,他扎根社区,和社区群众成了“一家人”。都说人上了年纪会格外惦念,“老戚”也不例外。他惦记着塔山社区的群众,哪栋楼住了几户人家、一家多少人、哪家的房子出租了,依然在脑子里门清;诈骗案件又出新花样了,近期防骗宣传得跟上了;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要把“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常态化坚持下去。还有53天就要退休的他,还是喜欢天天沉在社区,和社区居民打交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累点儿、苦点儿、忙点儿、单调点,但心里很充实,与群众每天打交道的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无以言表。“老戚”说,只要在岗一天,就必须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下一任社区民警打好基础,让这份警民鱼水情一直传承下去。
王素丽
乳山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
“希望在每一个岗位都能传递我存在的价值”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是王素丽为自己定下的工作准则。工作中的她雷厉风行,从警25年来,她扎根刑侦、禁毒、经侦公安基层一线岗位,参与侦破重大刑事案件余起,抓捕逃犯人,执行危险特殊任务年平均50余次,参与过长达九天八夜的遣送押解任务,也与毒贩有过面对面的交锋,用“智勇”和“拼搏”守护着自己的平安承诺。生活中的她,是患病儿童“素丽妈妈”,也是孤寡老人的“警察女儿”,多年来她为困难家庭、人群免费代写诉讼文书,结服孤寡老人、患病儿童等特殊家庭帮扶对子26个,帮扶物资折款余元。王素丽说,希望在每一个岗位都能传递我存在的价值。二十五年的从警生涯,寒来暑往,摔打磨砺,让她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坐标,身着藏蓝,不负韶华,她是有故事的人,她是故事里的人,她是乳山警界“最美女警”王素丽。
孙李斌
威海市公安局临港分局草庙子派出所三级警长
“用抗震救灾精神做指引,永远跟党走”
年5月,那份第一时间递交的抗震救灾请战书改变了民警孙李斌的生活,救援工作中,他深入汶川震中区,义务为灾区儿童授课余天,先后帮扶10余名困难儿童。因被抗震救灾精神深深触动,他先后5次前往灾区,写下了3万余字援川日记,把抗震救灾精神铭记于心,践之于实际工作当中。
担任全市最大的回迁社区民警后,面对多名回迁群众管理难点,积极查找问题症结,建立“社区居委会引导、警务室牵头、有关部门及村委协助、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联动机制,创造了7年“零上访”和“零非访”的“双零”业绩。针对辖区治安乱点,组建了50人“红袖标”治安巡逻队,对辖区实行治安防控全覆盖,实现辖区可控性盗窃案件同比下降65%。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平均睡眠不足5个小时、接打电话余次,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笔记本时刻传递着“涉及疫情的信息,每一条都事关群众的安危,我们这边慢一秒,群众危险就多一分!”。
李玉民
威海市公安局铁路分局乘警大队一级警长
“与群众有关的都要认真琢磨、认真办”
年,李玉民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信站站长转业至铁路公安分局成为一名乘警。军装换警服,改变的是身份,不变得是初心使命。多年来,李玉民始终坚持用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守护旅客平安。帮助患病的少数民族旅客乘车,紧急抢救癫痫发作的乘客并护送就医,帮助语言不通的外籍旅客顺利转车,为旅客邹女士找回装有贵重首饰的背包,帮助寻找并劝返离家出走的孩子,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入警9年的李玉民,在列车上做过大大小小的好事有多件,帮助群众挽回的财产损失有近30余万元。年初,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他主动承担了出乘北京的K次列车首次单独值乘的任务,圆满完成了疫情期间涉湖北旅行史的进京旅客全程监管、交接任务,为后续防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张建政
威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
“做事不在大小,是实事就好,老百姓满意就好”
从警25年的张建政,既有过赤手擒歹徒的勇猛,也有过跳入冰冷海水救出轻生者的壮举,能不厌其烦地为群众指路,也能在冰天雪地里帮司机推车。在张建政看来,小事并不小,因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和平年代,当英雄的机会不多,但帮群众办点小事、解决点实际困难的机会每天都有,当警察就是要做好眼前而不是好高骛远。”张建政说,就像他永远都会记得年春天的那一天,当他将一位老人在早市刚被盗的10元钱还给她时,老人眼中看到救星、英雄一样的神情,“后来我才明白,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而是人家觉得我在守护他们的平安。我给她追回一块钱或者追回一万块钱,都是一样的,所以,‘为人民服务’不只是去破大案抓要犯,还包括给老百姓办实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事。”
陈强
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
“干工作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
从警二十年来,他苦练本领,扎根基层,甩开膀子与歹徒搏斗无所畏惧,俯下身子解决实际问题细致入微,是同事眼中英勇无畏的“拼命三郎”,是百姓群众交口称赞的“英雄强子”;是全省唯一一名通过甄选,被派往意大利米兰与当地宪兵警察执行联合巡逻任务的山东警察;是作为全省杰出典范,唯一一名被公安部选派深入边境从事联络协调任务的山东警察;先后三次参加国际维和,派驻东帝汶执行任务天,是单次执行任务时间最长的维和警察,是唯一一名患登革热疟疾综合症仍坚守驻在国的维和警察,是唯一一名被聘任为驻在国国家警察最高学府枪械教官的维和警察,也是曾经饱受登革疟疾病毒感染后遗症病痛折磨的一名用生命在工作、拿生命在奉献的优秀人民警察!
毕戈松
威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
“看着它们我觉得我永远年轻”
毕戈松在警队里这个最苦、最脏、最累的警犬训练岗位上一干就是21年,并且他是越干越起劲,对他来说,他的生活已不仅仅是训练警犬,更多时候,他把警犬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战友。从一名警犬技术门外汉成长为全国警犬技术专业人才,是刻苦钻研、全心投入、顽强拼搏的结果,同时也是因为心中一直坚定的信念,“从事警犬工作20多年了,岁数也不小了,但是我这个人比较犟,不会服输的,看着它们,我觉得我永远年轻。”毕戈松说,工作多年的他潜心研究警犬技术与警务实战的最佳融合点,逐渐摸索出一套贴近实战、独具特色的警犬训练与使用战法,携带搜毒犬成功破获涉外人员藏毒案;携带追踪犬快速确定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为确定犯罪证据发挥重要作用;携带搜索犬快速锁定侦查范围,为命案侦破发挥关键作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毕戈松用了21年的青春年华,为威海公安练就了一支神犬奇兵。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朴素的语言,
为民的情怀,
初心不改,
使命不变。
原标题:《致敬劳动者
身边的先锋榜样,不变的初心光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