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执业西药师练习题

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执业西药师练习题

患儿,女,10岁,体重35kg,因发热、咳嗽10日而入院。体温波动于38.5℃~39.5℃之间,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少痰,以清晨及夜间为著。于外院先后静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共6日,病情无明显好转。查体:一般状态良,双肺呼吸音粗糙,余无阳性体征。

血常规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Ⅹ线胸片示右肺中叶大片状阴影。临床诊断考虑为支原体肺炎。(1~2题共用题干)

1.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阿奇霉素

B.莫西沙星

C.甲硝唑

D.氟康唑

E.磺胺嘧啶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对支原体均有活性,但是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禁用于18岁以下儿童。故正确答案为A。

2.使用该药物需连续注射

A.5日

B.7日

C.10日

D.12日

E.14日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阿奇霉素的用法用量。阿奇霉素需要连续使用5日。故正确答案为A。

患者,女,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个月来感乏力,2日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Ⅹ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考虑为肺结核复发,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3~4题共用题干)

3.该患者系慢乙酰化型患者,需要减量的抗结核药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吡嗪酰胺

D.乙胺丁醇

E.链霉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较多见于慢乙酰化型患者。慢乙酰化患者乙酰化能力较差,以致异烟肼消除半衰期延长,较易产生不良反应,故宜用较低剂量。故正确答案为A。

4.患者服药后便尿、唾液、汗液、痰液、泪液等排泄物呈橘红色,这是因为服用哪种抗结核药导致的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吡嗪酰胺

D.乙胺丁醇

E.对氨基水杨酸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抗结核药的注意事项。服用利福平后便尿、唾液、汗液、痰液、泪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橘红色或红棕色。故正确答案为B。

患儿,男,5日。昨起拒食、反应差,今日皮肤明显黄染入院。体检:颈周、前胸多个小脓疱,心肺无异常,肝右肋下2.5cm,脾肋下1cm,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给予头孢曲松治疗。(5~6题共用题干)

5.药师认为该治疗方案不妥,原因是

A.新生儿肾功能未发育完全,不宜使用头孢曲松

B.新生儿肝功能未发育完全,不宜使用头孢曲松

C.新生儿出现明显皮肤黄染时,不宜使用头孢曲松

D.新生儿对头孢曲松不敏感

E.新生儿易对头孢曲松过敏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头孢曲松的作用特点。头孢曲松蛋白结合率为85%~95%,可从血清蛋白结合部位取代胆红素,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避免引起这些患者的胆红素脑病。故正确答案为C。

6.患者分泌物涂片、血培养找到革兰阳性球菌,应换为以下哪种抗菌药物

A.头孢噻肟

B.头孢他啶

C.阿莫西林

D.头孢唑林

E.头孢哌酮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头地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G+球菌活性比第一、二、四代均弱,头孢唑林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但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推荐应用,所以选择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的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蛋白结合率为17%~20%。故正确答案为C。

药师在急诊药房值班时,接听病房咨询电话,得知一新入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7岁儿童患者,出现高热、肺纹理加重,患儿肾功能正常。欲静脉滴注万古霉素。

(7~8题共用题干)

7.关于万古霉素的儿童日剂量,正确的是

A.5mg/kg

B.15mg/kg

C.40mg/kg

D.60mg/kg

E.80mg/kg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静脉滴注:儿童,一次10mg/kg,每6小时1次。经计算日剂量为40mg/kg。故正确答案为C。

8.患者可能发生与静脉滴注速度有关的不良反应是

A.高血压危象

B.血糖异常

C.急性肝衰竭

D.红人综合征

E.出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万古霉素快速滴注时可出现血压降低,甚至心搏骤停,以及喘鸣、呼吸困难、上部躯体发红(红人综合征,主要由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的,用苯海拉明和减慢万古霉素输注速度可以避免该反应的发生)。故正确答案为D。

9.细菌发生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包括(多选题)

A.钝化酶或灭活酶的形成

B.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

C.细菌细胞膜上存在的抗感染药物外排系统

D.靶位组成部位的改变

E.代谢拮抗药的增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耐药性的发生机制:(1)钝化酶或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形成,临床上抗感染药治疗失败往往与此有关:(2)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胞内,从而难以作用于靶位;(3)细菌细胞膜上存在的抗感染药物外排系统,使菌体内药物减少而导致细菌耐药:(4)靶位组成部位的改变,使抗生素不能与靶位结合而发生抗菌效能。(5)此外还可由于代谢拮抗药的增加或细菌酶系的变化等而产生耐药性。故正确答案为ABCDE。

10.青霉素类药的作用特点包括(多选题)

A.血浆半衰期较短

B.几乎无抗生素后效应

C.给药剂量的75%由肾脏排出

D.当%T>MIC达到40%~50%,可显示满意的杀菌效果

E.青霉素给药方法一般为每隔6小时给药1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青霉素类的作用特点。(1)育霉素类药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血浆半衰期较短,几乎无抗生素后效应,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与血浆峰浓度关系较小。(2)研究证明,当%T>MIC达到40%~50%,青霉素类药可显示满意的杀菌效果。(3)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短暂,约30分钟,对多数敏感细菌的有效血浆浓度可维持5小时。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给药剂单的75%由肾脏排出,青霉素给药方法一般为每隔6小时给药1次。故正确答案为ABCDE。

恭喜你完成今天的打卡!再接再厉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8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