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

尿布性皮炎可至皮肤损伤引起疼痛,导致患儿不适、烦躁等,不利于病情恢复,且增加了住院时间,严重时还可继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因此,尿布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婴幼儿尿布性皮炎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多为经验沿袭或参考成人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制订,缺乏以循证为基础的高质量的证据和护理专家共识。因此,北京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国外最新指南和最佳实践,并结合国内的临床实际情况,制订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以期为做好婴幼儿皮肤护理,降低尿布性皮炎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一、尿布性皮炎的评估

1.危险因素的评估

①年龄。②食物种类:纯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是否添加辅食等。③营养状况:包括BMI、皮下脂肪厚度。④排便情况:大便次数、性状、量;小便次数、量。⑤清洁卫生状况:是否及时更换纸尿裤;是否便后对婴幼儿臀部进行清洗、保持局部干燥;是否在接触婴幼儿皮肤前洗手。⑥原发疾病情况:是否患肠道疾病、免疫缺陷病或皮肤感染。⑦用药情况:如使用利尿剂、抗生素。⑧过敏史:是否为敏感性皮肤;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对牛奶蛋白过敏。⑨既往尿布性皮炎的发生情况。

2.严重程度的评估

年《英国儿科病患伤口管理最佳实践原则》中提出的儿童尿布性皮炎的评估工具,以皮肤是否破损及破损的严重程度为判断依据,同时将真菌感染单独列为一类,并包括尿布性皮炎结构化的护理流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级四度(如下图),由于使用简便,故推荐应用。

二、尿布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1.选择合适的护理用物

①推荐使用一次性纸尿裤。②使用高吸收性、透气性好、质量可靠的纸尿裤。③纸尿裤应型号合适、松紧适宜。④如对纸尿裤过敏,应更换其他品牌或选用柔软的棉质尿布。

2.更换时机

①新生儿每2h更换纸尿裤1次。②婴幼儿每2~3h更换1次。③敏感性皮肤患儿增加更换频次。④排便后及时更换纸尿裤。⑤应用利尿剂后1h更换纸尿裤。⑥保持纸尿裤区域皮肤清洁、干燥:每天固定时间解开纸尿裤,充分暴露臀部30~60min/次,每日3次,注意保暖。

3.清洁纸尿裤区域皮肤

①每次排便后及时移除纸尿裤,使用37~40°C温水和软棉布清洁皮肤或使用婴幼儿专用的湿巾(需不含芳香剂、乙醇、荧光剂、染料)清洁皮肤。②动作轻柔,采用非摩擦的方法清洁皮肤,轻轻拍干或沾干未破损的皮肤。

三、尿布性皮炎继发感染的处理

根据风险评估后患儿尿布性皮炎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①0级(无尿布性皮炎):每次更换纸尿裤清洁皮肤后涂抹滋润油(如滋润隔离霜、凡士林、鞣酸软膏等),不建议使用爽身粉。②1级(轻度尿布性皮炎):在皮肤发红处涂抹不含乙醇、有隔离作用的皮肤保护剂,将乳膏、软膏或糊剂形式的外用屏障制剂作为轻度尿布皮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粪便、尿液对皮肤的刺激。③2级(中度/重度尿布性皮炎):若有液体渗出应先处理渗出液,再涂吸收性粉状药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或其他成分的造口护肤粉),最后涂抹不含乙醇的皮肤保护剂。④如合并真菌感染,可在涂抹抗真菌粉剂后使用皮肤保护剂覆盖或遵照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1%克霉唑。⑤实施以上措施后,如皮肤状况在72h后无改善或迅速恶化,应联系多学科小组的专家成员(如皮肤科医生、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会诊。⑥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和治疗尿布性皮炎,不鼓励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

四、尿布性皮炎预防和处理流程

本文整理自《中华护理杂志》年第8期(点击可下载原文)

执笔:张琳琪李杨宋楠杨芹蒙景雯孙静金慧玉

编排:郝淑龙黄恒吉李伟杰

审核:曹作华

推荐阅读:《中华护理杂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7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