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LesserSnow

岁暮天寒,《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第19卷第6期如期发行。本期内容丰富多彩,有关于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HIV等的论著和综述,有关于各地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有精彩的临床病例报告,还有来自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CID)上最新发表文章的摘译。

精彩内容抢先看:

一、论著

1、急性细菌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

医院-年例关节液培养阳性的急性细菌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分为未手术组(例)和术后组(例),使用WHONET5.6和SPSS19.0分析两组患者关节液标本的菌属构成和不同菌种的耐药率。结果发现例关节液标本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株,占70.6%,其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未手术组的葡萄球菌分离株显著少于术后组,且两组葡萄球菌构成比存在差异,未手术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较高,表皮葡萄球菌比例较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表皮葡萄球菌的91.7%。未手术患者的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发热症状的出现频率均高于术后患者。急性细菌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标本分离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未手术患者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特点,手术后患者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表皮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较高。

(熊丽,宋启飞,李梦医院实验医学科)

2、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本研究选取年1月-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9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日龄≤3d)和晚发型(日龄>3d),对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早发型败血症36例,其中早产儿20例,低出生体重儿18例;革兰阴性菌感染69.4%,革兰阳性菌感染27.8%,真菌感染2.8%;前三位主要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B组链球菌、牛链球菌Ⅱ型。晚发型败血症61例,其中早产儿50例,低出生体重儿49例;革兰阴性菌感染68.9%,革兰阳性菌感染24.6%,真菌感染6.6%;前三位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早发型败血症中早产、低出生体儿比例显著少于晚发型;其大肠埃希菌、B组链球菌感染显著多于晚发型;而其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显著少于晚发型。共检出35株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多重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7/33、21/28、6/6、1/6。晚发型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大肠埃希菌和B组链球菌是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是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多见于晚发型败血症,医院感染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成了临床难题。

(李秀兰,钟晓云,吴艳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3.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ST克隆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本研究收集该院年8月-年8月尿培养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株,采用多重PCR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大肠埃希菌B2型菌株筛选出ST型别,对其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ST和非ST克隆株在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发现大肠埃希菌系统发育分型B2型株,占45.4%。55株ST克隆株均属于B2型,其分为两种血清型:O25b-ST(36株,65.5%)和O16-ST(19株,34.5%)。毒力基因iutA、kpsMTK5和traT在ST克隆株的流行率显著高于B2型非ST克隆株。ST克隆株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ST克隆株。该院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中存在强毒力和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ST克隆株,须高度重视。O16-ST亚克隆可能是大肠埃希菌ST的重要类型,未来的研究不该忽视O16-ST亚克隆群。

(卢燕芳,李彬,徐两蒲等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4.血培养奥默柯达酵母鉴定方法学比较及药物敏感性

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7年间中国16所医院分离的34株血培养阳性的奥默柯达酵母分离株,进行表型鉴定方法学比较及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26SrDNA测序为金标准,对3种表型鉴定方法进行比较医院提交的原始鉴定结果。采用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BMD)测定奥默柯达酵母体外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发现使用VITEK2-Compact和VITEKMS分别对34株奥默柯达酵母进行菌种鉴定,明确获得种鉴定结果分别达94.1%和%。对于BrukerMS,用直接涂布法和甲酸-乙醇蛋白提取法分别有3株(8.8%)和33株(97.1%)分离菌株正确鉴定到种水平。然而只有20株(58.8%)医院正确鉴定为奥默柯达酵母。CHROMagar的鉴定错误率最高(6/6)。根据BMD结果,MIC90最高见于氟康唑(16mg/L),其次是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1mg/L)、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0.5mg/L)、泊沙康唑(0.25mg/L)。因此,奥默柯达酵母感染应引起重视,早期准确快速鉴定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对其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周梦兰,于淑颖,肖盟,徐英春中国医医院检验科)

更多精彩论著内容,尽在《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敬请期待!

二、病例报告

本期介绍了一例少见的艾滋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

三、综述

本期共有三篇综述:(1)CRE感染病死率高,抗感染药物选择有限,已成为全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shipp.com/bzaj/7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