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50221/4580656.html昨晚,一条爆炸性消息刷爆了北京的妈妈群:医院急诊部被隔离了,因为发现有人感染了鼠疫!更有人带来不知道哪里得来的“内部消息”:牧区集中发病了,有两个跑到了北京,这次鼠疫比非典还厉害!这下大家彻底慌了,还吃什么饭,睡什么觉啊!好在官方及时发布消息,这是两名转院来北京治疗的患者,并非传言的“游荡”过来的。12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2名患者转院来京,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我们不必恐慌,但为了以防万一,也要引起适当的重视。这次“鼠疫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据媒体报道,本次鼠疫疫情源起自一对俄罗斯夫妇,二人在蒙古旅游时生食旱獭(土拨鼠)感染,目前2人都已死亡。(实在想不通这得多饿多馋才能生吃下去啊)由于鼠疫传播迅速,不少和俄罗斯夫妇接触过的蒙古人也因此染病,目前蒙古已隔离人,其中来自疫区的11人被“无限期隔离”,巴彦乌列盖省已"无限期封锁”。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曾造成欧洲14世纪数千万人死亡,人口消失近三分之一。不过现代医学发展迅速,防控体系发达完善,鼠疫在我国已经非常少见,医院在接诊前必定已经做好了严密防护措施。所以我们不必过度恐慌,要理性对待,更不要以谣传谣。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深度解读一下鼠疫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让大家都心中有数。什么是鼠疫?鼠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曾被称为黑死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病死率几乎为%。感染鼠疫会出现什么症状?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轻型鼠疫: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化脓。腺鼠疫: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除这些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肺鼠疫:也就是此次新闻中的病症。肺鼠疫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3天内会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等导致死亡。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会高热寒战、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病死率几乎达到%。鼠疫的传播1鼠疫的传染源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都是传染源。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畜(犬、猫、藏系绵羊等)也可感染鼠疫。2鼠疫的传播途径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媒介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媒介传播:多是通过跳蚤吸血传播,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接触传播: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如手指的倒刺等。空气传播:即人传人,多见于肺鼠疫的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通过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肺鼠疫暴发。接触肺部感染的染疫动物,如感染鼠疫的狗、猫等,也可以直接经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肺鼠疫。当鼠疫菌感染人发展成为肺鼠疫时,即使在疾病早期也有传染性。这种传播方式可造成鼠疫大流行,其波及地区远远超出疫源地范围。3易感人群: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划重点:人类在感染过鼠疫菌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鼠疫如何治疗?抗生素是治疗鼠疫的有效药物,如及早治疗则多可治愈。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生素。鼠疫怎样预防?(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相距2米以内),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外出野营、打猎、伐木个人作业是要注意束紧裤管,减少暴露,必要时使用驱避剂。(4)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邻地区的群众,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不接触死亡动物。一旦遇到病死鼠(旱獭等病死动物)、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不明原因高热和急死患者要尽快报告。(5)对发生动物鼠疫的地区,当地居民不要进入疫区处理地段,对疫区处理的地段减少放牧或禁牧。要强调管理好牧羊犬只,最好是栓养自家的狗猫等宠物,使这些猫犬减少觅食到染疫动物的可能性。家长或学校教育小孩不要接触和玩病死小动物。(6)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7)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鼠疫虽可怕,但只要及时发现,积极预防,历史上的大规模疫情就难倒覆辙。不要因恐惧而慌乱,更不要因松懈而受伤害。
-End-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点在看,让更多朋友安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