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人因为感冒到门诊看病,打吊针的时候老人出现过头疼,护士开头疼药,但是没过多久,老人严重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而老人使用的是头孢呋辛纳,家属就怀疑是这种药过敏导致死亡。
事件经过
周一的时候,住在增江街的陈老伯回家后感到不适,儿媳妇就带着他到家附近的门诊看病,看病过程中先后打了两针,在打吊针的过程中,陈老伯曾提出头疼不适。
巡视的医生护士也随即开了一些头痛药给陈老伯,但过了没多久后,陈老伯突然出现严重抽搐的现象,医院的抢救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死者家属认为,是门诊用的头孢呋辛钠这种药引起陈老伯的过敏,才导致心跳停止。
而该门诊的负责人表示,陈老伯当时的症状发生得很突然,不像是药物引起的,而事后他们也积极配合调查,将当时的药物、诊疗记录、急救记录都上交卫计部门。
门诊的负责人也表示
不会逃避责任
只希望公平公正处理
▼
事情发生后卫计局马上介入调查,卫计局负责人称会对死者进行尸检,鉴定死因。而事件中的门诊和医生,都是有合格的登记和证件,并向计卫局提出尸检申请,只要家属确定就可以进行尸检。
具体结果有待专业机构鉴定
毕竟是一条人命
希望能尽量调查清楚
没有过敏史,之前也打过头孢呋辛纳,那怎么会引起死亡呢?
头孢呋辛钠
1
适应症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以下病症:
1.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症,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术后胸腔感染。
2.耳、鼻、喉科感染:鼻窦炎、扁桃腺炎、咽炎。
3.泌尿道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及无症状的菌尿症。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丹毒、腹膜炎及创伤感染。
5.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及脓毒性关节炎。
6.产科和妇科感染:盆腔炎。
7.淋病:尤其适用于不宜用青霉素治疗者。
8.其他感染:包括败血症及脑膜炎;腹部骨盆及矫形外科手术;心脏、肺部、食管及血管手术;全关节置换手术中预防感染。
2
用法用量
本品可深部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注射或滴注。肌肉注射前,必需回抽无血才可注射。
1、肌内注射:0.2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1ml注射用水或0.7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3ml注射用水,轻轻摇匀使成为不透明的混悬液。
2、静脉注射:0.2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最少加2ml注射用水或0.7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最少加6ml注射用水,使溶解成黄色的澄清溶液。
3、静脉滴注:可将1.5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溶于50ml注射用水中或与大多数常用的静脉注射液配伍(氨基糖苷类除外)。一般或中度感染:一次0.75g,一日3次,肌内或静脉注射。重症感染:剂量加倍,一次1.5g,一日3次,静脉滴注20~30分钟。婴儿和儿童按体重一日30~mg/kg,分3~4次给药。
但是现在国家限制输液,所以医生们可以稍微了解一下静脉滴注就可以了。
3
用药小贴士
皮试及过敏史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用前医务人员要注意有效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要求用药。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的一定要谨慎。用药前进行皮试,皮试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及时抢救。使用前要向患者解释用药的作用与副作用,用药的目的,告知有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应在其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沟通。
初次使用要慢滴,警惕休克
休克发生于用药20min内达85.8%,其中发生于首次用药20min内占64.9%,因此,初次使用时应慢滴,护士在输液后20min内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迅速冷静地配合医生抢救。并告知患者以后不可使用该类药物。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抢救,医生和护士对使用此药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提高了警惕性。
打开静脉通道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通常外周静脉不充盈,此时建立静脉通道穿刺率要高,要选择大静脉,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保证了给药的及时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并且持续有效的心脏按压也是这次抢救成功的关键。
小编总结好了,回到我们最原先的主题,老人在打吊针之前先打了屁股针,然后才打吊针,但是在打吊针的过程中觉得头疼,医生护士就给他开了头疼的药,然后没过多久就严重抽搐。这其中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误,还是老人本身的原因,这其中的原因还是要等尸检结果。
所以在这里,不能断定就一定是医生的错误。但是还是我们通过了解知道,头孢呋辛钠以过敏反应最常见,所以医生们应用本产品时一定要了解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用药过程中密切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白癫疯该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