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与办证时间安排
一、办证时间:每周星期一、三、四、五下午(2:30—4:30)
二、接种时间:
1.卡介苗:每周一上午(8:00—11:00)
2.乙肝疫苗:每周一、二、三上午(8:00—11:00)
3.A群流脑疫苗每周一、二、三上午(8:00—11:00)
4.脊灰疫苗:每周一、二、三上午(8:00—11:00)
5.甲肝疫苗:每周四、五、六上午(8:00—11:00)
6.麻腮风疫苗每周四、五、六上午(8:00—11:00)
7.AC流脑疫苗每周一、二、三、四、五、六上午(8:00—11:00)
8.乙脑疫苗:每周一、二、三、四、五、六上午(8:00—11:00)
9.麻风疫苗:每周一、二、三、四、五、六上午(8:00—11:00)
10.百白破疫苗:每周一、二、三、四上午(8:00—11:00)
11.白破疫苗:每周五、六上午(8:00—11:00)
12.有价疫苗:每周二、三上午(8:00—11:00)
我院开展以下自费疫苗接种工作:
1、乙肝疫苗
2、水痘疫苗
3、轮状疫苗
4、AC-HIB流脑疫苗
5、百白破-HIB疫苗
6、狂犬疫苗
预防接种知识家长课堂内容
各位家长下午好:
很感谢各位家长能如约来到这里听课。对于疫苗,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什么是预防接种,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分类,疫苗所预防的疾病,接种疫苗前后家长应注意的事项及接种后常见的反应。借此时间和家长沟通一下,大概需要40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认真听。
一、发预防接种本。
二、每次接种带2个本:1.预防接种本(内含预约单,预约单上有打针时间),2.儿童保健手册(体检时间)。
三、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1:30,下午不接种预防针。如果错过预约时间怎么办??
四、接种流程:取号(如何取号??)→登记→接种→观察→三十分钟后无异常离开。
五、预防接种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描施。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接种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以后再遇到这种细菌、病毒侵袭时,体内的抗体就会把它消灭掉,就不会再感染某种细菌、病毒。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国家为了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从妈妈体内带来的预防某些疾病的抗体,可是这些抗体在宝宝体内的时间很短,一般六个月,有的甚至2个月就逐渐消失,这样呢宝宝随时就会面临疾病的侵袭,没有了妈妈抗体的保护,接种疫苗就是可以防止许多严重危重传染病的发生,是防止孩子被传染病侵犯的最经济、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六、疫苗的分类
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由国家支付费用,二类疫苗由个人负担费用。国家的经济有能力负担起所有疫苗的费用时,疫苗将全免费不会再让老百姓自掏腰包,所以对接种疫苗大家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收费和免费同等重要,没有计划内和计划外之分。预防胜于治疗,做好了预医院了,家长要把接种疫苗作为一种健康的投资。
七、免费程序:见接种本
八、疫苗的种类和预防的疾病
一类疫苗:
卡介苗:预防结核,医院接种一次,接种2周左右局部会出现红肿,后化脓形成溃疡,一般8-12个月结痂,形成卡疤。整个过程中禁止热敷、挤压、包压,防止感染,如果接种部位发生严重感染,医院处理。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我国属于乙肝高流行区,我国约有1.2亿人口是乙肝携带者,乙肝危害性很大,感染后没有特效药,并发肝癌,肝硬化,肝腹水。女性得乙肝就会传染给下一代,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让体内产生抗体,乙肝病毒就不会再侵入人体了,目前我们的乙肝疫苗是注射3次(0、1、6),基础免疫完成后或者间隔时间有3年的话就要开始加强乙肝疫苗,因乙肝抗体在体内3-5年很容易消失,接种前后先做抗体水平测试,再决定怎么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的。脊灰疫苗有2种,一种减毒疫苗,一种灭活疫苗。服糖丸前后半个小时不喝热水和不喂奶,腹泻超过4次/天不能服用。
百白破疫苗:一针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以阵发性及痉挛性咳嗽为特征。常合并肺炎及脑病而导致婴儿死亡。白喉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特征为局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霉血症症状,重症病例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末梢麻痹。破伤风是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通过污染的伤口传播。破伤风杆菌可产生破伤风毒素,破坏神经的正常抑制性调节功能,以致肉痉挛运动失调,产生肌肉强直和阵发性痉挛的症状,最后可因窒息、心力衰竭死亡。接种百白啵疫苗是预防以上三种疾病最有效手段。这种疫苗含有吸附剂,部分儿童会出现吸附剂不易吸收形成硬结。可以有两种选择: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
麻风疫苗、: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
乙脑、流脑疫苗:预防脑炎。
甲肝疫苗:预防甲型肝炎。
白破疫苗:预防白喉、破伤风。
二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Hib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
1.轮状病毒口服疫苗:主要预防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又称秋季腹泻。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吃凉东西过多,消化不良,着凉等等。其中60%以上的腹泻都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2个月-3岁患儿最多,感染高期峰在秋冬季节,所以又称秋季腹泻。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没有特效药,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对这个病重在预防,唯一的方法就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广泛存在大自然中、土壤中,接种疫苗的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接种后保护期为一年半。所以2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服一次。
2.Hib疫苗: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简称,Hib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病菌,可导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病菌主要是感染5岁以下儿童,其中脑膜炎是最严重的表现。在我国,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50%左右,患肺炎的30%左右都是有Hib引起的。在发展中国家,Hib引起的脑膜炎的死亡率可达20%-50%,患脑膜炎的幸存儿有40%出现后遗症,听力、智力、言语等方面的障碍,在我国由于抗生素的长期滥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治疗效果逐渐下降,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十分重要。接种Hib疫苗是目前预防Hib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疫苗。
3.水痘疫苗:预防水痘或人预防带状疱疹。水痘好发于儿童,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是最容易传播的疾病之一。水痘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而被传染,接触后90%以上为出过水痘的孩子都会发病,发病后不能入托上学还要系统隔离措施,家长还需在家看护,学习、工作和经济都受到损失。有些孩子在抓挠奇痒的水泡时污染伤口,继发病菌感染,并发败血症危害生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规定在儿童及或人常规接种水痘疫苗,至今无特效药治疗水痘。目前,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病毒感染的唯一措施,接种对象:12月龄及以上水痘易感者。建议12月龄及以上的幼儿尽早接种。已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在入学前根据医生建议或说明书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已感染水痘的儿童不需用接种。
4.流感疫苗:预防流行性感冒。是有一种有流感病毒引起的会造成大规模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症状更加严重,普通感冒喝两天水有些就会痊愈,但流感就不同有些吃几天药就不见好转还要输液。大部分的流感出现在11月到次年的2月,但某些流感会延伸到春季甚至是夏季。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流感流行的季节,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当然在流感开始以后接中也有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接种后,两周内就会产生抗体,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一年,因每年流感病毒毒株的变化而每年的流感疫苗成分也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很多专家进行了长期观察,许多体质较弱和抵抗力较低的人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能够产生叠加的保护作用。接种对象
5.肺炎疫苗:主要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引起肺炎的原因也是很多,金葡菌引起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还有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还有一些无法查明的非典型肺炎等90%的肺炎都是有肺炎球菌感染而引起的。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健康儿童携带有肺炎球菌。肺炎球菌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病菌就会趁机入侵到肺部,造成肺炎,得了肺炎唯一治疗肺炎感染的方法就是利用抗生素治疗,由于长期以来抗生素的滥用,肺炎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苗性日趋严重,治疗难度和经济负担越来越大。得了肺炎就要住院,没有上千元钱是不会治好的,有些孩子一两个月患肺炎,孩子受罪,家长受到经济上和精神上双层折磨。有一老年患者,对于27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已无什么抗生素可用了,感染控制不住,继而发展为败血症,全身感染,危及生命。所以要做到提前预防。接种肺炎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适用人群,2岁以上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者,50岁以上的老年。一针预防五年。
6.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免疫程序3、4、5月龄及18月龄以上各接种一针。不仅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还可以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引起的脑膜炎、肺炎,可以替代单独的百白破和HiB疫苗,减少4次接种针次。
九、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
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是指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的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反应和局部红肿反应。
全身反应:疫苗接种后有很少一部分儿童会有低热表现,如果体温在38度以下,孩子没有其他明显不适感,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持续1-2天自行缓解。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同时伴有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孩子在此期间是不是又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医院就诊。
局部反应:接种疫苗后个别儿童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伴疼痛,轻度反应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大多1-2天自行缓解,较重的局部反应三天以后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如果范围过大(5.0cm)医院诊治。接种卡介苗后2-3个月注射部位会有卡疤形成,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时(如百白破),部分儿童注射部位会有硬结形成。
十、预防接种前后家长应注意的事项
接种疫苗前的准备工作
应带上预防接种证
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
接种前:
1.如果孩子有发热症状,应在退烧3-5天后再接种;
2.如果在服药期间,应在康复停药7天后再接种:
3.如果有轻微感冒,处于感冒前期暂缓接种,予以观察1-2天:
4.腹泻一天超过4次以后,应暂缓接种:
5.接种前尽量给孩子洗洗澡,保持接种部位的皮肤清洁,接种前给孩子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以便接种疫苗,也不会摩擦接种部位的皮肤。
6.接种前要带上接种证,这是孩子接种疫苗的身份证,以后孩子出入托、上学、出国都需要查验接种证,要妥善保管。
7.接种前向医生说清孩子近几天的健康状况和上一次注射疫苗后的异常情况。(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定要告诉医生。)
8.接种时要知道你孩子本次接种几种疫苗。接种时,有时要同时接种2针,2针不能注射在同一胳膊上;
接种后:
1.接种后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观察孩子面色及精神状
态无反应后方可离开;
2.通过口服的疫苗(脊灰疫苗、轮状苗)服苗前后半个小时内不喝热水不喂奶;
3.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三天内尽量不洗澡,要细心照料,接种后多喝水,多注意观察。
4.孩子下次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接种的疫苗种类及费用,我们都预约到了接种预约单上,请严格遵守时间。
总之:预防接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能半途而废,孩子是家长的希望,给他最好的不止是一件漂亮的外衣,一个好的玩具,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采取预防接种是家长给孩子未来健康的最好的礼物。最后,希望每个家庭都快乐至上,每个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谢谢!
安全接种——疫苗接种前注意事项
一、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预防接种单位的医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婴幼儿家长关于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婴幼儿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婴幼儿家长应主动如实提供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和身体任何不适的临床症状史等,并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单。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婴幼儿,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疫苗接种部位、途径、剂量等要求,实施相关疫苗接种,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不得提前接种、超剂量接种或重复接种。
二、全省各预防接种单位应在预防接种门诊设立接种前询问诊室/区域,配备专职询问诊医生。在每次预防接种门诊开诊时,应对每名儿童开展细致的询问诊工作,严格筛查接种禁忌症,做到安全接种。
三、在对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医务人员应对孕产妇的产程、既往病史和新生儿相关疾病等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发现有下列情况的应暂缓接种疫苗:
1、凡是产妇有肝胆疾病史(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除外)、妊娠高血压史、产程中新生儿有窒息史或其它异常情况的,新生儿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2、凡是属于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有维生素K缺乏症状、有先天性疾病、有免疫功能缺陷症状、有器质性病变的新生儿,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四、对于婴幼儿,在每次接种疫苗前都应询问既往疾病史、接种史、过敏史、近一个月内的身体状况及有无疾病就诊史等,有下列情况的应暂缓接种相关疫苗:
1、凡患有急性疾病、正在发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2、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指病后1个月内),应暂缓接种。
3、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4、一周内有腹泻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5、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其是1周岁以下患有严重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佝偻病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
6、有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过敏体质者,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原,如拟接种疫苗的成分中含有该过敏原,则不予接种。
7、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心脏代偿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患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和活动性风湿病、严重皮肤病患者等,应暂缓接种。
8、凡有神经系统疾患和癫痛、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等者,以及所患疾病已痊愈者,接种疫苗应持慎重态度,要与儿童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
9、凡有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也应慎种疫苗。
五、减毒活疫苗是用人工方法将病原微生物的毒力降低至无毒,保留其免疫原性,来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不产生临床症状的疫苗。
1、减毒活疫苗不适宜用于以下人群: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者,例如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患者等,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烷化剂)或抗代谢药物治疗的人群、或接受免疫抑制放射治疗的人群。
2、如果婴幼儿出生后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谨慎,严格掌握禁忌症。
3、孕妇尤其是怀孕后前三个月的孕妇属于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
4、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功能异常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安全接种——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报告和处理。
2、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回家的路上不要抱得太紧,防止因挤压造成窒息。
3、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当天不宜洗澡,不要作激烈活动。
4、给婴儿喂奶的姿势要正确,不要让婴儿仰睡着吃奶。
5、喂奶后,应将婴儿竖抱并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空气,不要让婴儿立刻仰睡。
6、不要在婴幼儿房间内吸烟。
7、婴幼儿睡觉时,最好有一个单独的婴儿床。尽量避免与成人睡一张床;如果与成人睡一张床的,婴幼儿应有单独的被窝,不能与成人睡在一个被窝。
8、在冬季,婴幼儿睡觉时穿的衣服不要太厚、太紧,盖被子不要太厚重,不能用毛巾被或盖被等让婴幼儿蒙脸睡觉。
9、请在每次疫苗接种后注意看护和观察,如发现婴幼儿有任何不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第一时间向医院就诊。
防保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