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败血症?血流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到底是哪个?本文帮你理理清楚。
作者:医院王继美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当患者发热并血培养阳性的时候,你有没有傻傻分不清楚菌血症、败血症、血流感染哪一个诊断更合适?当你遇到重症感染的患者,你有没有被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这些每一个都能吓到人的名词搞晕?下面小编就帮你理理清楚。
菌血症: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后迅速为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患者无明显的毒血症状或症状轻微,多成一过性。健康者在病原菌入侵后,一般仅表现为短暂的菌血症并不引起任何症状。
败血症: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大量生长繁殖,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明显的毒血症状,常表现为高热、寒战,部分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流感染(BSI):是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SR),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SR):SIRS,指机体受到刺激产生的一系列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为体温38℃或<36℃;心率>90次/分;过度通气(呼吸>20次/分或PCO2<32mmHg);白细胞增多(>12×/L)或减少(<4×/L);或有超过10%的幼稚白细胞。SISR的诊断标准为符合上列各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
脓毒症:即急性全身感染,指感染基础上出现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或称脓毒症综合症:指急性全身感染基础上出现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临床表现: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少尿、精神改变、急性肺损伤等,和/或脓毒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脓毒性休克:指在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无法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急性全身感染诱导的低血压定义为SBP90mmHg或MAP70mmHg,或SBP下降超过40mmHg,或下降超过年龄校正后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以上,除外其他导致低血压的原因。
感染性休克:即脓毒性休克。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5(3):.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54(6):.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oying
yxj.org.cn稿费~0元
小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