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l~6天,肺鼠疫、败血型鼠疫1~2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可长达9-12天。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可有呕吐、腹泻及身体各部位出血,亦可有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及全身衰竭等。临床分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各具其特征性表现。鼠疫的传染源为:1、鼠疫病人。鼠疫病人为重要的传染源,特别是肺型鼠疫病人,大量咳血,通过飞沫传播;败血型、腺型及其他鼠疫病人,当其形成菌血症时,可以通过蚤吸血造成流行。2、啮齿动物为鼠疫的储存宿主,是人类感染鼠疫的主要传染源。(1)家栖啮齿动物主要为褐家鼠、黄胸鼠、黑家鼠。由于此种鼠类的家栖性和人类接触的密切关系,通过鼠的寄生蚤,造成对人类的感染。(2)野栖啮齿类,主要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的旱獭、黄鼠等,它们在鼠疫的延续流行,构成自然疫源地疾患和造成家、野鼠之间的交叉感染等方面都起着较为重要作用。它即是鼠疫疫源地的保菌者,又是传播媒介的宿主。
赞赏